首页 信息
公开
机构设置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文件汇编 联系我们
社会
建设
社会体制 社会组织 法治社会 基层治理
公共服务 人才队伍 社会参与 信息化建设
政策
法规
社会建设文库
政策法规
新闻
中心
热点关注
社会研究
各区
动态
活动
专题
 
当前位置:
 
珠海社会组织再成长壮大社会治理新动能
2016-12-02
 

    既能把政府的政策传递到群众中去,又能有效反映群众诉求,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

  去年,“天使的翅膀”——外来工子女成长关怀计划等10个项目脱颖而出,被评为“珠海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培育行动”社会组织类最佳案例和优秀案例。近期笔者走访了解到,在去年的基础上,这些社会组织实现了再成长,为珠海社会治理创新培育了新的动能。

  1“天使的翅膀”——外来工子女成长关怀计划

  多元服务守护贫困外来工子女

  “太厉害了,我也想当小英雄!”近日,来自新世纪学校的30余名学生在珠海市边防支队上冲检查站开展“争当爱国小英雄”主题活动,利用走进军营的机会,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

  本次活动是珠海市关爱协会公益项目“‘天使的翅膀’——外来工子女成长关怀计划”中的一场。据介绍,自2014年8月启动,项目锁定了200名贫困外来工子女为服务对象,通过需求调研,从心理辅导、小组工作、大型活动等方面,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多元化服务。

  专家点评??让孩子更好融入珠海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该项目已构建出“学校—协会—校外专家”三位一体的结构,三方力量相互补充,已整理出一套比较完整的项目管理制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教授黄匡忠建议,项目的服务范围可进一步扩大,同时进一步了解学生需要,不局限于家庭经济,应有个人生理及心理成长档案;可设计基本社会适应课程,让学生更好了解珠海,促进他们融入珠海社会。

  2“邻里计划”志愿服务进社区

  你点单我服务

  教舞蹈、辅导功课、健康讲座、拍全家福……在“邻里计划”志愿服务进社区项目的服务列表上,服务琳琅满目。

  为满足社区居民日趋多元、个性的服务需求,2014年7月,珠海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邻里计划”志愿服务进社区项目,首创“清单式”自选服务新模式。据悉,每次活动开始前两天,主办方都会让社区居民了解相关备选项目,并组织他们投票选出最想参与的活动。

  截至今年8月,该项目共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48场,组织6313人次志愿者参与活动,服务居民超过31572人,服务总时数达40.5万小时。目前,项目已成功复制到全市18个大中小型社区,“清单式”服务模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专家点评??帮助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法政学院副院长、教授,珠海市南方社会建设研究院院长肖杰指出,该项目的特色是发动社区邻里居民的作用,在专业的志愿服务人员的指导下,提供持久、稳定的社区需求服务。通过菜单式的服务项目供居民选择,可增强居民的参与性和提供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可以增进社区邻里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他说,珠海城市的规模虽然不大,但社区的类型却多种多样、规模也相差悬殊,菜单式的居民服务模式能够针对不同社区不同需求开展服务。该项目主旨立意很好,若大力推广,建议团市委的专业志愿服务者队伍可作为该项目的“播种机”,帮助社区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以便于该项目模式的推广。

  3 珠海首家“工友驿站”

  为务工人员提供365天“全天候”服务

  星期六的中午1时,位于珠海市香洲区银桦路的工友驿站,大门依旧敞开。有务工人员正在这里购买珠澳夜游的门票,看到驿站有律师,也顺便咨询了一下社保的问题。这是珠海首家工友驿站,由珠海市总工会、香洲区总工会与珠海市豫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设立。

  作为工会服务职工的新平台,为打造“零距离”“全覆盖”的服务方式,驿站的选址特意选在了人流量较大的职工小区,服务项目既包括工会现有的信访维权、法律援助、困难救助、技能培训等,还有针对性地增设了理发、儿童活动、体育健身、舞蹈排练等服务。服务对象也进一步扩大到职工家属,时间则为上午8时30分至晚上9时30分,包括周末和节假日,实现全年365天“全天候”服务。

  据悉,成立至今,工友驿站已服务职工群众近13万人次。由于效果显著,其已在香洲、金湾、斗门陆续开办6家站点,打造“一站一特色”。

  专家点评??获得各级工会组织的支持是关键

  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授周首南看来,“工友驿站”采用“三工”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工会的组织优势、社工的专业优势和工会义工的群众参与优势。这其中,本地各级工会组织的支持非常重要,这也是“工友驿站”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依靠工会专干、工会的启动资金承接社会服务项目,“工友驿站”还能承载群团组织的部分功能,从而成为工会直接服务职工的平台,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

  4 大爱之行——“长者欢乐在线”成长计划

  养老服务也能“线上+线下”

  购物、订餐、打车、订票、挂号……对年轻人来说,“互联网+”几乎可以覆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然而,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能不能加入互联网的大潮中,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4年7月,珠海京师社会工作中心的“长者欢乐在线成长计划——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项目在将军山社区启动,旨在通过“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的有机无缝衔接,创造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二位一体互动合作平台,让长者居住在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目前,项目已直接服务5213人次,受益人群达10000人次。

  据介绍,项目分“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实行,其中“线上服务”为目标长者配备三位数字的集群短号,“社工+义工”定期或不定期向长者打电话进行关心与问候并记录长者的生活需求、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及其他应急需求,社区医生与专业医疗团队,为社区长者建立长者健康管理资料库,为长者提供健康预防与持续保健管理。“线下服务”则一般性服务由义工进行线下跟踪,由专业的医护团队开展线下健康养生讲座,居家上门提供按摩推拿等针对性服务等。

  专家点评??建立老人互助组织

  黄匡忠建议,社工可进一步发挥专业作用,多探访独居患病失能老人,建立详细的社会心理档案。同时,可建立老人互助组织,混合小组工作与社区工作。

  5 横琴创新型消费维权体系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08万元

  2014年8月7日,“横琴消协”正式成立。为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其率先引入澳门诚信店模式,推出了“横琴诚信店”品牌。据悉,去年全区共有16家经营单位申报“横琴诚信店”称号,经考核,有12家经营单位被授予“横琴诚信店”称号。

  此外,在分析横琴消费特点与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横琴消协还借鉴国内外“先行赔付”工作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将消费争议先行赔付与小额消费争议仲裁相结合的制度。

  截至目前,横琴消费调解成功率由75%增长到8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08万元;同时,成功调解澳门消费者消费争议7宗,调解成功率为100%,为澳门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92万元。

  专家点评??进一步理顺与政府的关系

  珠海市委党校副教授李英表示,该项目在制度设计、维权措施方式、推动跨境维权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实效;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和推广意义,操作性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复制推广。

  当然,横琴消费者协会作为一个枢纽型社会组织,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与工商局的权利边界,理顺与政府的关系。建议学习澳门同类社会组织在提供平台服务、培养草根组织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更好发挥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功能,将横琴消费者维权的成功做法进行推广复制,力争辐射到珠海市域更大的范围。

  6 “模拟家庭”服务项目

  给孤残儿童一个家

  3年前,4个“模拟家庭”在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入伙”,首批16名孩子第一次有了“家庭”;3年后,福利中心“模拟家庭”的数量增至10个,40余名孩童有了家庭的关顾与支持。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有个原生家庭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事,而对于查寻不到亲生父母的孤残儿童来讲,却是恢复社会功能、与社会共融的几年至十几年的期盼。”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模拟家庭服务项目负责人说,经过三年的实践,“现在孩子性格变得开朗了,自理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提高了生活及学习自信,并不断积累未来融入社会的能力。”

  据介绍,模拟家庭服务项目由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携手开展,项目以社会福利中心为依托,以模拟家长为骨干,以专业社工为支撑,形成一个崭新的孤残儿童养育模式,为在市社会福利中心生活的孤残儿童提供家庭化的养育环境。

  目前,市社会福利中心共养育约180名孤残儿童,其中病残儿童占96%以上。而通过引入专业社工服务,建立一套较完善的制度,让孩子在一个有序、健康、安全、温馨的“家庭”中长大。

  专家点评??应予项目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人文学院副教授陈晖认为,该项目充满爱心,从对儿童的“陪伴”到青年的“成长”,倾注爱心与责任,有效地保障了残疾人的生存权、就业权和发展权,让他们快乐而有尊严地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同时,项目的宣传与推广也向社会传递了一份爱的责任,让社会有爱人士更多地参与到关爱残疾人的行列中来,让更多有爱心的企业为他们提供必要可行的岗位。她建议,相关部门对该项目应予以更多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并加强宣传与推广。

  7 育才护林 陪伴成长—珠海市学校社工试点项目

  构建“家、校、社”沟通桥梁

  近日,“育才护林”学校社工试点项目正式入驻金湾区第一小学,学校社工将成为“家、校、社”的沟通桥梁,共同构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这也代表着该项目顺利完成了由市试点到各区购买服务的“接棒”工作。

  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从2013年开始,珠海市教育局探索由政府出资向专业社工机构购买服务的新型社会工作模式,委托珠海欣心社工服务中心开展“育才护林”学校社会工作试点服务项目。项目分四批在珠海市12所中小学校开展,目前已开展服务156215次。

  据介绍,项目已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支队伍、四条主线、五大工作方法”的服务模式。“一个中心”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两个平台”为社工服务平台和交流学习平台,“三支队伍”是学校社工工作推进小组、学校社工联络员、学校社工专家督导团队,“四条主线”包括关注“特困生”、挖掘“特长生”、“以点带面”试点班级,“家校社”一站式服务,“五大工作方法”为开展个案辅导、小组活动、主题班会、志愿服务、大型活动服务。

  专家点评??注意专业社工队伍建设

  肖杰表示,专业社工在学校的设立,弥补了学校传统教育方式在解决个别学生问题上的不足和缺憾,值得提倡和推广。项目因注意开展过程中的总结,也形成了一套工作开展的模式和方法,加上学校、学生、家长等的需求,具有可复制性。但肖杰也同时指出两个问题:一是学校专业社工队伍的建设问题,如数量和质量以及流动性大等问题;另一个是扶持的问题,建议有持久的扶持计划并在财政预算中予以保障。

  8 异地务工人员融入城市计划

  “乡情工作法”服务好“乡亲”

  数据显示,目前,珠海流动人口数量超过80万,其中河南籍务工人员超过15万人。为做好服务河南籍务工青年的工作,在珠海团市委指导下,珠海市新豫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于2011年11月成立,成为广东全省首家专门服务异地务工人员的枢纽型社会组织。

  该中心采取“社工+义工+党(团)工”的模式,通过窗口服务、上门服务、周末课堂、节日关怀、文艺活动、志愿服务等6大方式开展各类服务,目前直接联系务工人员3万多人,组织开展各类服务活动200余场次,惠及异地务工人员17万余人。

  中心还总结提炼出了“新豫模式”:由驻外团组织和驻外政府办事处创办枢纽型社会组织,用以服务本省籍务工人员。

  专家点评??对移民城市具有借鉴作用

  肖杰说,从今年的情况看,新豫人口服务活动流程、新豫社会工作实操手册、新豫社会治理优秀案例--新豫模式、珠海市异地务工人员服务手册(征求意见稿)等经验规范已经出炉。“新豫模式”对其所服务的对象有一套较受欢迎、并且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受到异地务工人员的欢迎。其工作模式对移民城市来说具有借鉴价值和借鉴意义。

  9“家庭驿站”婚姻家庭纠纷调解项目

  成功调解48宗婚姻家庭纠纷案例

  因为财产分割问题一直无法达成协议,在珠海务工的陈小姐遭遇了“离婚难”。无奈之下,她找到了“家庭驿站”请求帮助。经过调解小组耐心的调解,最终,双方意见最终达成一致,和平离婚。

  为帮助广大妇女解决婚恋、家庭、维权等方面遇到的困难,2013年,在市妇联的直接指导下,珠海芙莲妇女儿童权益服务中心主动探索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成立了“家庭驿站”婚姻家庭纠纷调解项目。

  调解小组涵盖了法律、心理、社工等多方面的人才,专业性较强。”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已调解52宗婚姻家庭纠纷案例,其中48例调解成功,成功率达92%。

  专家点评??可进一步推广复制

  陈晖认为,“家庭驿站”以“专业化”调解为核心,采用“妇工+社工+义工”的服务模式,并紧密结合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信访局等职能部门,实行了资源互补、信息互通、工作互促。从实践效果来看,该项目已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其运作方式与服务模式均具有可复制性,建议对其复制的效果进行跟踪、指导、完善与评估。

  10 金湾区“金茶花”巧姐农产品合作社

  “店铺+农户”带动妇女创业致富

  你知道“舌尖上的金湾”是什么味道吗?珠海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定家湾茶果长什么样?别急,金湾区金茶花巧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带你一探究竟。

  去年8月,金湾区“金茶花”巧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合作社由金湾区、三灶镇两级妇联共同推动成立,旨在传承三灶传统美食文化,以“金茶花”系列糍果为主打产品,全方位挖掘三灶本土特色农产品,打造“舌尖上的金湾”,以“店铺+农户”的模式带动妇女创业致富,并带动妇女参加扶贫济困公益活动。

  一年多来,合作社共发展社员20名,主要经营手工制作本地风味纯天然植物的特色茶果、发扬三灶传统节日美食,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基地;共开设培训班13场,培训人员230人次,开展公益活动15场,举办义卖活动筹集款项16574元,资助大病困难妇女7人,资金13000元,带动100多名妇女参与公益活动。

  专家点评??这是推动妇女灵活就业的好路径

  周首南认为,金茶花巧姐美食合作社秉承“自愿、互助、发展、友爱”的原则,立足本份,把“金茶花”系列美食做精、做细,挖掘更多本土美食并发扬光大。这种模式对帮助村镇妇女创业致富、推动妇女灵活就业创造了一条有效的可借鉴的途径,值得推广复制。

 

 
 
珠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技术支持:市信息化办公室
备案序号:粤ICP备12046471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404号